電液推桿漏油的原因會有哪些?
所屬類別:2023-03-04 閱讀:625次
如果液壓元件(包括管道)的容器腔流動或暫存,循環工作液體應限于規定的容器腔。但由于壓力、間隙等原因,部分液體超過容器腔邊界,液體的“越界流出”現象稱為漏油。漏油是電液推桿的常見故障,不僅影響電液推桿的工作性能,損壞液壓元件,而且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對安全生產構成威脅。
電液推桿漏油原因分類:
1.內漏油
內漏油是指液壓元件中從高壓腔到低壓腔的少量液體,如液壓傳動中從高壓腔到低壓腔的漏油;從換向閥
內壓通道向回油通道漏油等。
2.外漏油
漏油是指從元件內部向外漏油的少量液體。如齒輪泵端面漏油、液壓油管滲透等。液壓系統漏油主要有間隙
漏油、多孔漏油、粘附漏油、動力漏油等形式。
原因
1.設計制造問題:經檢驗計算,犁式卸料機配套電液推桿的實際預壓縮率僅為5%,低于最小預壓縮率。
影響預壓縮率的重要因素是密封圈溝槽的尺寸和精度。在設計密封槽時,雖然有標準可遵循,但在特殊情況下應遵循
根據實際使用情況確定。電路的設計意圖非常明確,即在進給電液推桿快進時,電路應保持壓力,以確保電液推桿能夠自鎖力。此時,電液推桿處于靜態狀態,接近靜態密封條件。因此,應根據靜態密封條件選擇密封圈的溝槽尺寸和公差圓圈的預壓縮率應選擇較大。電液推桿密封圈溝槽按密封條件設計,預壓縮率太小,加工過程中無法引導給予足夠的重視,溝槽太深,導致電液推桿靜止時漏油。


2.維護保養問題:實際泄漏非常復雜,往往是各種原因和情況的綜合,但電液推桿中的漏油大多是
由密封故障引起的。
1.系統壓力調節不高
2.執行機構速度不穩定
3.系統發熱
4.組件容積效率低
5.浪費能量和液壓油
6.控制失敗;引起火災等
電液推桿的維護原理:
1.操作系統的工作要求。操作系統的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操作要領,保護電液推桿的液壓元件。
2.電液推桿文明工作。液壓元件的內部部件應定期檢查和清潔。
3.檢查液壓系統泄漏情況。經常檢查整個電液推桿的漏油情況、密封件、管接頭、板閥接頭面的密封情況。
4.液壓系統文明維護。維修時注意文明維護,以免損壞部件。
5.液壓系統啟動準備。啟動液壓泵時,首先檢查控制元件和電氣開關是否處于正常位置。
6.冬季使用液壓系統的注意事項。冬季使用液壓系統時,在進入工作狀態之前,應先空載開停幾次,使其升溫。
7.檢查液壓系統電磁閥的電磁鐵。液壓系統的電磁閥是否正常工作,以防止線圈吸力不足和線圈加熱。
8.溢流閥的壓力調節。溢流閥的額定壓力不得超過電液推桿的最大壓力。當液壓泵啟動或停止時,溢流閥應處于卸載狀態
態。
9.液壓系統停止工作后的注意事項。液壓系統停止工作后,應將各部件的控制開關調整到正常位置,并切斷電源。
10.液壓系統中液壓油的清潔度檢測。電液推桿中的液壓油應始終保持清潔,以避免油路堵塞,液壓油的清潔度應定期檢測,如果油中顆粒超標,應循環過濾油或更換濾芯。